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绵图微博|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数字图书馆 电子期刊 资源检索
最新公告
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告信息 -> 最新公告
从主持人到多栖艺术家
点击次数:7863   发布时间:2012/2/28 13:17:32   信息来源:杨 飚

 

    壬辰龙年春节莅临前夕,我收到文雯签赠的两部新作:长篇小说《别爱我》与散文集《知更鸟》。近40万字的著作同时出版,让人惊叹。三年不见,文雯怎么了?看完大作,恍然大悟:文雯成熟了。说她成熟绝非是年长者居高临下的褒扬,也不是同事间刻意追捧的戏说,而是深刻地感触到了她对生命的超越系数和人生价值观的成熟程度。这种成熟就像一位著名学者曾说过的那样,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文雯和她的作品显现出的秉性与气质足以承载这样的评价。

   认识文雯近20年了。那时,她参加工作不几年,是绵阳市广播电台一位集采编播于一身的节目主持人。正值花信年华的她,将自己的青春锁在那播音斗室之间,每天乘着电波用真心与听众交流,让不少听众切身体会到了“斗室盘旋宇宙宽”的情致。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一种人性的复归。正如她在散文诗集《独饮玫瑰》的后记“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中自述的那样:“……在电波里,我用声音塑造另一个我——甜美、感性、通晓人情世故,是知心姐姐或者心理医生”。她主持的《午间闲情》谈话节目在当地听众中有了广泛的影响,连续三年在省级政府奖评选中搏得了一等奖的殊荣。于是,在电台初试锋芒的文雯引来了业界同仁刮目相看。

    90年代中期,文雯在主持节目的同时开始进入节目创作阶段。有一次,她为创作一件反映某国防科研单位知识分子群体的节目找到我征询意见。近距离的交流,让我不得不叹服这位年轻后生强烈的的新闻敏感和严肃的政治情怀。至今,那些饱含深情的真实故事还久久地回旋在我的脑际:一位青年军官为了一个科研项目必须夜以继日,妻子出差,父母又不在身边,他不得不把幼小的孩子锁在家里。一个通宵过去,当这位青年军官拖着疲惫的身躯再见到孩子时,孩子哭肿的眼睛和全身高烧高热让他懊悔不及,他在内心饮泣自己的粗心,自怨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位女军人收到了远在家乡的父亲病危的消息,而她却正承担着一项科研任务脱不开身,老人弥留之际,始终没有见到自己心爱的女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文雯就是这样用真情与爱心去采访,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披沙拣金的事实,让受众获得从感知到感动,从感动到感悟的审美享受。后来,这件名为《大山深处有一群人》的广播专题被推荐到全国参评,当听到感人之处,在场评委无不动容。在北京的那次全国节目评奖会上,评委们一致通过了《大山深处有一群人》获得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政府奖。

    文雯是一个在追求上永不停歇的佼佼者。她深知当创作源不断丰富的时候,就不应当把眼界只限定在单一的艺术门类之内,而应该去寻找多种属于社会的的真正的大众表达。1998年,她凭着丰富的基层生活、敏锐的形象思维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创作了七集广播连续剧《共和国赤子》,反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行为风范、赤子情怀,在中央电台播出后获得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从广播节目主持人到节目采编,再到广播文艺创作,并且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文雯用了七年时间。这正好应了人们常说的“七年一循环”的生存理念。

    历史进入21世纪,文雯涉入到了电视领域,以执著与坚毅开启了她生命之舟的又一个节点。她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短纪录片《古镇的甜味》。作品反映了四川北部山区一个古镇普通人的生存状态。70多岁的何大爷一心要传承祖上的独特制糖工艺,而祖孙三代人的观念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既亲近又陌生的现代文明面前,何大爷不得不思忖,过去的恬淡还能维持多久呢。纪录片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篇末的一句话作字幕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冷峻的思索,让人在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天平上去掂量砝码。作品的寓意是深刻的,也正是作者深邃的思想、缜密的思维所赋予的。此时,我又记起文雯在她的散文“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中的一段话:“有的人会喜欢那些诗,有的人喜欢那些随笔。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读到了我的心跳,感觉到了那些甜蜜辛酸苦痛无奈,已经足够了”。这部短纪录片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认可,获得了2004年度中国优秀纪录片奖和第六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也许人一生的成就就是靠睿智、勤奋与激励促成的。文雯在电视圈小试牛刀后丝毫没有谢步,反而创作欲望愈益强烈。她接踵而至地创作拍摄了多少部(集)电视片我已无从细数,印象深刻的如获得第十九届全国电视“星光奖”二等奖的电视散文《探问春天》,获得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奖的电视长纪录片《经络漆人之谜》、《三星堆铜神坛》等。有人大略统计过,这些年文雯创作的广播电视作品在全国和省级获奖的就达50多件。这期间,她还笔耕不辍地撰写了不少文学作品,创作的《女人三十》等七篇散文入选中国散文学会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年选。这部散文集纳被编者誉为“体现了本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 2005年,文雯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第五届“四川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女子却迸发出如此刚毅的力量,令人钦佩和景仰。她能在时下嘈杂、浮躁的环境里去潜心创作实在需要痛下决心,放下许多累赘,把自己清零,回归到最真实的状态中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属于社会和大众的作品。及至2007年,经绵阳市相关部门批准,绵阳电视台建立了电视重点题材工作室“文雯工作室”。承担这项重任是需要何等的勇气、智慧和魄力啊!记得当时她在电话里告诉了我这个信息,让我无不惊讶。但认真思考后还是觉得她这条路走对了。她的身份变了,工作变了,人生轨迹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忘年交,我通过短信赠给她祝福的话语,记得其中有这么几句:“世事循环,万物归根;汝之忘我,至爱天成。壁立千仞,刚柔并济;海纳百川,珠玑美文。心驭宏旨,超尘搏击;勇辟蹊径,计日功程。善待同仁,径情直遂;善管事业,着手成春;善用公关,众口称颂;踔厉风发,卓尔不群。璞玉浑金,韬光养晦;尊崇劳逸,体健康宁”。

    其实,文雯总是在苦中求进,苦中求乐。她与她的团队殚精竭力,拍摄制作了一批掷地有声,纪录历史的电视作品,诸如七集电视专题片《绵阳新跨越》,反映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十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重生》,电视专题片《堰塞湖的春天》、《钢铁脊梁》、《以生命的名义》、《废墟上崛起新家园》、《复活的土地》、《大爱写华章》、《穿越灾难铸丰碑》等。听朋友说,在拍摄制作电视片《以生命的名义》时,正是堰塞湖险情最危急的时候,城里的群众已开始转移,而文雯工作室的同伴们却坚守在岗位,满含真情地编辑节目。电视片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获得了“宣传绵阳好新闻作品一等奖”。2008年,文雯被授予绵阳市首届名编辑称号,2010又被评为广电拔尖人才。当然,文雯心里十分清楚,她为之奋斗的目标并非是去摘取这些荣誉的光环。我了解她,她就像张爱玲所说的“即使受了很多苦,我们还是应该选择爱”。文雯的倔强与自信,在她的散文《无痕》中表现得质朴而率真:“生命是如此短暂的一个过程,又怎能,不在那苦行的路上留下真真的,属于自己的履痕?”

    我终于明白了诗人杨牧为甚么评价她是一位“心性甚高、聪慧过人、性格卓尔不群的女性”。

    纵观我们当下的文学艺术,的确有不少先天的不足,因为文学被太多的东西束缚了。中国现在不缺艺术家,缺少的是有思想的艺术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题写王国维纪念碑铭中就提出要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这是很值得我们一辈子尊崇和践行的绝对真理。文雯正是在经历长途跋涉的艰苦历练之后,获得了这种精神的、理念的、无形的、催人不断步向成熟的情愫,提升了科学思维的能力和水平。她的散文集《知更鸟》就以不同流俗的思维与沦肌浃髓的笔触,或记录、或议论、或抒怀、或评说、或随笔,或杂谈,鞭辟入里地向读者廓清了“珍惜你应该珍惜的,忽略你应该忽略的,生命中那些真正的温暖很重要”的朴素道理。小说《别爱我》虽然是女性情感题材,但是却散发出十分广泛的社会意义。作品内容的现实性、贴近性、生活味、时新性都十分强烈。作者毫不掩饰地把拥有优势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们剖析得淋漓至尽,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带给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读这部小说,深为作品的语言所折服。整个作品采用自传式的叙事方法,含蓄中透射出真实,隐晦中勃发着尖锐,语言如诗如画、舒卷自如、自然直观、细腻传神,有的语句甚至像鲁迅先生评价萧红《生死场》所说的是“越轨的笔致”,超出读者常规的阅读想象,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是“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文雯之所以不磷不缁,自出机杼,我想是凭借她对社会、对生活的真诚和勇毅而形成的。她幼时接受过近乎严苛的启蒙教育,三岁就能背诵《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十四岁开始公开发表作品,而更重要的是她从小就与竹篱瓦舍结缘,与底层百姓为伴,养育了“卓然岂摧眉”和“霜打志焉屈”的傲骨与秉性。

    文雯曾在散文《不想流俗》中告诫自己“你要永远热爱读书,用头脑思考,敬畏头顶灿烂的星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她对人生的把握是如此严谨,也就不难理解她这20年来硕果累累的真正缘由了。如果说文雯从事广播工作的七年是她事业的成长期,那么,她从事电视工作的第二个七年则是她事业的鼎盛期;而今第三个七年,她已步入了事业综合发展的成熟期了。

    文雯的脚步没有停歇,也不会停歇。她的散文诗《星空下》就是她人生的最好注脚:“年岁,在无数个这样的星夜里更臻成熟,知道那星空,亦如人生,有时丰盈,有时消瘦,有时万星暖暖,也有时寒光烁烁,可只要站在星光下,我总会,注意到那最美最亮的一颗“。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生导师、高级编辑、第二届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曾任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您是第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