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绵图微博|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数字图书馆 电子期刊 资源检索
文化大观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文化大观
“绵阳通”汤毓良:倾力破解绵州城建之谜
点击次数:13374   发布时间:2016/4/20 9:50:19   信息来源:

  近日,77岁的汤毓良提交了三篇文章参加绵阳市第十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这三篇文章围绕丰谷古镇盐湖、欧阳修故里、滨江广场水文化墙展开,均是有关绵阳的历史文化。汤毓良也因为参加编纂城建史志,深入研究绵阳的人文地理、城市变化,被誉为“绵阳通”。昨(17)日,记者对市科协土木建筑工程师分会会员汤毓良进行了采访。

 

1、修史编志,“查”遍绵阳

  汤毓良祖籍山东省济宁市,抗战时期随父人川,定居绵阳七十载,可谓“第二故乡”。他小时候顽皮好耍,四处游玩,对绵阳古城记忆犹新:城内三庵、城外五观、古城古街、名胜古迹、古居民宅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自己却不曾想到,儿时的”游山玩水”为后面的修史编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编写地方志、部门志进人高潮。在市政工程公司上班的汤毓良借调到绵阳市建委编写《绵阳市城乡建设志》、《绵阳市建筑志》,一写就是十年,与同事克服齐种困难,完成两部志书。2002年汤毓良退休,此后十余年,他先后参与编写《绵阳市志》城建篇(1840-2000)《四川省志·建设志》绵阳卷以及《绵阳科技城十年建设成果》一书的城建部分等。

    多年的修史编志过程,汤毓良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第一难关就在查找资料,从汉代至今涉及绵阳历史及城建的资料,可谓汗牛充栋,要将其搜寻出来无异丁大海扮针。他查遍了各级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跑遍了县市区,跋山涉水,人洞穴、寻古迹、观寺庙、谈源头、访老者。编写建筑方面的志书,还需要走访各大建筑企业;写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必须查工程档案;写建筑技术,就需要请工程师介绍技术分类及运用;写建筑文范,要查阅历史人文诗同、文萃,对古建筑的描述。掌握资料后,汤毓良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对号人座,编排好篇章,繁杂艰辛可想而知。

 

2、遍览资料,梳理绵阳建城往事

    通过修史编志,汤毓良踏遍绵阳山水,走进了历史深处,触摸到城市改变与发展背后的脉络。从汉初建县,到古旧老城门;从越王楼的点滴历史印记,到市区内齐条大街小巷,绵阳的城市变迁,他了如指掌。

    汤毓良认为,绵阳中心城区地处浅丘,“四山”(东旗、西鼓、南蛇、北龟)作固,“三水”(涪江、安昌河、芙蓉溪)环抱,自然与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为历代军事重镇。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汉涪县以来,城市经历了多次大的变迁:汉涪县城、南北朝梁城、唐城、宋城(二次建城)、明城、清城、民国城。其中以宋城为分水岭,宋城以前各城池呈跳跃型放弃式发展规律;宋城以后各城池呈基地型延续式发展规律。

    何谓跳跃型放弃式?汤毓良经过研究发现,绵阳宋城之前的城市,经过汉城涪县、南北朝梁城和唐城对比可知,建城位置在不断变化。选址建城根据依山傍水、据险称雄、遇兵不饥、逢灾不染,居中为正的传统观念,涪县就在今日科学家公园处。南北朝的梁城在今沈家坝,唐城即今开元场、越工楼一带。建城不断更换位置,汤毓良总结为:战争毁城、水患毁城或两山之间限制发展之故等几个原因。汤毓良的以上发现,均来自丁史书志书,如《绵阳县志·卷四·职官篇·潼州刺史》载:“梁天监中(502- 519),张齐为太守,造楼橹却敌。有东西二门,东门久塞,以富乐山气所冲,开张则丧乱。”东门对着富乐山,可见城址建丁今沈家坝一环路两侧。

    汤毓良说,从宋城开始,绵阳中心城区的变迁以基地型延续式由东南向西北拓展;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平政、高水、圣水方向发展,1993年后,城市开始向西区(高新区)与三江两岸发展;2000年后,中国(绵阳)科技城规划建设,在中心城区四周规划科技城各园区,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3、古城悬疑,著书撰文破解

    在修史编志,梳理绵阳建城变迁后,汤毓良逐渐发现,绵阳有许多难解之谜。接下来,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攻破历史谜团上。随着不断撰文解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绵阳的发展,他陆续将这些文章登在报刊杂志上,随后,他又在上千篇文章中精选出160余篇,出版了一本《绵州之谜》。这本书因其深人探究了绵阳人文地理、城市变迁、历史掌故等方面的知识,被原市社科联主席杨子林称为是对绵阳历史、城建往事的一次抢救性发掘"。

  汤毓良说,正因为宋城之后的发展,是重叠建设,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例如:顺城街为何不顺城,而且不是街,西巷子为何不是巷?通过对古城分界线的研究,汤毓良逐个解释了这些问题,顺城街不顺城是不顺清城,但顺明代绵州西门城墙;明代顺城街的确是街,但随着清城向东南发展,顺城街被西侧建房侵占变窄与弯,成了弯巷子,西巷子在明代西门外仅是一条巷尚没形成街;但到清城拓展,西巷子成了街,而且与小西街、大西街、正北街形成了清城的城市中心。这都是朝代更迭城市发展变化之故。

 

4、退而不休,为故乡建言献策

    汤毓良从小在绵阳长大,绵阳早已成为他心中的故乡。他不断地写历史文章,其目的就是从历史悬案中寻找鲜为人知的秘密,从逸史中深度挖掘解读一座城市尘封已久的档案,揭示城市背后的故事,追溯浦捉发展的重大史实。他说:“既然我爱好写作,又有精力来整理资料,那就应该将过去发生的事,将他们的来龙去脉写出来,向社会、向市民提供这些成果。我想让历史痕迹唤醒记忆个性凸显城市。多年来积攒的文字,为故乡绵阳提供了一部乡土参考书,也算作了一点贡献。” 

 

您是第位用户